近日,鯤鵬控股集團黨委精心策劃的“紅色研學之旅”在深入探索中圓滿結束。活動以“走進偉人故里,凝聚前進力量”為主題,深入探索毛澤東的非凡人生與湖湘文化的獨特魅力,旨在通過實地探訪與沉浸式學習,激發黨務工作者及集團干部的紅色情懷與文化自信,為公司的持續發展注入強大的精神動力。
本次研學活動自9月21日拉開序幕,至9月24日圓滿結束。在這四天里,學員們懷揣著對歷史的敬畏與對偉人的敬仰,依次探訪了毛澤東銅像廣場、故居、紀念館、滴水洞、橘子洲頭及湖南省立第一師范等歷史圣地。通過現場教學、情景模擬、素質拓展等多種教學形式,學員們深刻體驗了毛澤東波瀾壯闊的革命生涯以及他孜孜不倦追求真理的求學精神。
在莊嚴肅穆的毛澤東銅像廣場,學員們整齊列隊,向偉人銅像敬獻花籃,并重溫入黨誓詞,以此表達對毛澤東的深切緬懷與對黨的無限忠誠。步入毛澤東故居,這里的一磚一瓦都仿佛在訴說著毛澤東早年生活的艱辛與革命理想的萌芽。通過實地參觀,學員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毛澤東的初心與使命,進一步堅定了自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信念。
在毛澤東紀念館與滴水洞,通過細致的講解與生動的展品,學員們深入了解了毛澤東的思想體系與革命實踐,特別是在滴水洞的學習中,通過對比毛主席對待祖墳的不同態度,深刻體會到了他博大的胸懷與無私的精神。
湖南省立第一師范的探訪,仿佛讓學員們穿越到了少年毛澤東的求學時代。在這里,我們親身感受到了那份堅韌與執著,以及他對知識的渴望和對未來的堅定信念。走進校園,仿佛能聽到歷史的回響,感受到那種濃厚的學習氛圍。在這里,毛澤東不僅勤奮讀書,還結交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討著救國救民之道。他們的談話中從不涉及家庭瑣事、金錢和男女情感,這種“三不談”的約定體現了他們專注于學業和追求進步的決心。
此外,活動還特別安排了重走毛澤東小道與橘子洲頭朗誦《沁園春·長沙》的環節。在毛澤東小道上,學員們親身體驗了少年毛澤東的求學之路,感受到了那份堅韌與執著;在橘子洲頭,大家憑欄遠眺,齊聲朗誦《沁園春·長沙》,那份豪情壯志仿佛穿越時空,與毛澤東的偉大情懷產生了共鳴。
而大型實景演出《中國出了個毛澤東》更是以震撼人心的視覺效果,再現了毛澤東的傳奇人生,讓學員們在視覺與心靈的雙重震撼中,再次感受到了偉人的非凡魅力與強大力量。
除了對毛主席的深入探訪外,活動還延伸至曾國藩故居與岳麓書院等歷史文化遺址。曾國藩一生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人生信條,他的自律、堅韌以及對家庭教育的重視,為學員們樹立了良好的榜樣。通過參觀故居內的文物展覽與聽取專業講解,學員們深入了解了曾國藩的生平事跡與思想體系,深刻體會到了他“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人生追求。
岳麓書院,作為中國古代四大書院之一,承載著千年的歷史與文化底蘊。其古樸的建筑、幽靜的環境,讓人仿佛穿越回古代,與文人墨客共賞詩書,感受國學經典的永恒魅力。“惟楚有才,于斯為盛”,這不僅是對岳麓書院人才輩出的贊譽,更是對其在傳承與弘揚中華文化方面所起重要作用的肯定。尤為值得一提的是,通過此次探訪,學員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了“實事求是”這一思想精髓對于毛澤東乃至整個中國革命事業的重要性。它不僅是毛澤東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各個時期不斷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
研學之旅的最后,活動安排了一個特別而莊重的環節——在岳麓書院內的屈子祠,黨委書記吳許杰為每位學員頒發結業證書。隨后,控股集團董事長毛晨陽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他強調:“活在當下,做在當下,看在當下,思在當下,學在當下。”他鼓勵大家珍惜眼前時光,把握每一個學習與成長的機會,不斷思考、不斷進取,為公司的發展貢獻自己的智慧與力量。展望未來,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一次次紅色研學的深入開展,鯤鵬控股集團的黨務工作者隊伍將會越來越強大、越來越有戰斗力。他們不僅將在企業內部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更將在社會各個領域中展現出黨員的責任與擔當。
此次“紅色研學之旅”不僅是一次對歷史的回顧與致敬,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與精神的升華。鯤鵬控股集團的黨務工作者與干部們紛紛表示,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將紅色基因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斷提升黨性修養與文化自信,為公司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加磅礴的動力與活力。
研學心得(節選)
鯤鵬控股機關黨支部 組織委員 丁霞釵:
毛主席的偉大功績世界矚目。他投身革命事業,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黨和人民,求學之路艱難坎坷亦堅持活動老學到老。曾國藩參加七次考試,再往上回顧祖輩,讀書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毛主席曾說過“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作為青年人,應當更加珍惜把握這個時代,今后要做到多讀書思考,關心社會時事,加強身體鍛煉,磨煉堅強意志,養成勤儉節約的美德。
鯤鵬建設第一黨支部 書記 馬向紅:
這段研學之旅,從《大學》之道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幾個方面談談自己的感悟。首先是武裝自己的知識體系,持續提升自己的認知、德行、修養,才能夠抵御外來的影響做到“立長志”。知識積累要和實踐相結合,也就是知行合一,在實踐當中不斷糾偏,不斷提升,吸引和感召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其次是“齊家”,幾代人的鞏固和經驗形成家風傳承。啟示到今人,要自我審視,定長遠的目標,要給人生做規劃,不止步粗淺的快樂。最后的治國平天下,略去古人不表。今天社會化的人,在組織里做貢獻,不能耽于人情世故,鉆營職場規則…要給下一代樹立榜樣。說話做事的出發點是對企業經營有利,對企業發展有益。讓“良幣驅逐劣幣”,保證背后的長治久安。
鯤鵬建設第四黨支部 書記 何泉:
在生活的每一個細微之處,毛澤東都身體力行地踐行著儉樸節約的高尚品德,其衣食住行之簡樸,令人動容。一件看似平凡的睡衣,卻陪伴了他二十余載春秋,其上密布的七十三個補丁,無聲地訴說著主人對物質的淡泊與對信仰的堅守。一雙拖鞋,歷經數十年的風霜雨雪,依舊不舍離棄,彰顯了他對物用之情的深厚與珍惜。一條皮帶,系于腰間十數載,見證了歲月的流轉,也映照出他生活態度的質樸無華。更令人欽佩的是,即便是在會見國際友人的重要場合,他也毫不避諱地穿著帶有補丁的褲子,這份自信與從容,是對個人魅力與國家尊嚴的最好詮釋。
筑龍黨總支 書記 方必清:
踏入毛澤東故里,深切體悟歷史的深邃與革命精神的崇高,進一步領悟到他深邃的智慧、廣博的學識理論、創新的理論體系、深遠的戰略眼光,以及堅定不移的信念與毅力等領袖氣質的淵源。步入曾國藩故鄉,探尋清朝重臣曾國藩嚴謹持家、勤奮好學、忠貞盡責與清正自律的高尚品質,尤其被他屢戰屢敗卻愈挫愈勇的堅韌不拔精神深深打動。
感懷之心:
1、新中國新時代,我們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更加值得珍惜。
2、偉人優良傳統,如璀璨星辰,應在日常點滴的生活工作中,傳承發揚。
3、學海無涯,保持求知若渴之心,拓寬視野,豐富心靈,提升學習。
筑龍第三黨支部 組織委員 厲歡:
除了毛主席好學、勤儉等品質,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他的感召力。毛母培育了他“損己利人”的品性。他的宏偉抱負,對革命勝利的決心,不僅對自己有無限驅動力,還引領著家人鄉親、萬千將士全身投入革命事業。這就是領袖,無形地影響身邊人,不僅是從小不在身邊的兒女,還有世世代代的中華兒女。作為黨員、黨務工作者、管理者,同樣要以身作則,追隨光,成為光,散發光。